简介

神都锦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章 上路(五)(3/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谢岩猜出了王福来心思,直接道:“公公也无须担心日后,‘辽参’虽然珍贵,却也不是非常稀少,只要我日后能够得到,怎么也不会少了公公的用度。”

这话,是承诺,也是保证!王福来当然能够听得出来。

王福来想想自己,在宫里没地位,没品级,也没什么人关照,本以为这趟传旨是个苦差事,哪知道却认识了谢、冯两个奇怪的“校尉”,更意外地是,这两人,无求于他,却处处关照他,着实令他很受感动,只叹自己是一普通宦官,这份情,恐怕也是还不上了。

就从那一天开始,很多人都注意到,王福来随身多了一个小水囊,还时不时地拿出来喝上一口。

商人永远是眼光最“毒”的一个群体,当第一个商人发现后,并传了开来,马上有人联想起那天王福来和冯宝的对话,几个人仔细一回想,再一琢磨,就想出来了,问题一定是那个“水”,他们不敢去找王福来,却跟去跟冯宝打听,冯宝本就是个什么都不在意的性子,自然就说了出来。商人这才明白,“辽参”原来效用如此之强!当初和猎人谈妥的商人自是窃喜不已,而没有参与的那几个商人却是懊恼的很,白白的放弃了一个好机会。

有人欢喜有人忧,世上事,大体如此。

谢岩没心思去考虑商人们的利益得失,而是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一件事上,什么时候回“长安”最合适。

现在是“贞观二十二年”十一月下,当冯宝和他聊天时说起,李世民驾崩于“贞观二十三年”五月时,他就一直在想着此事。

历史就是历史,虽然谢岩和冯宝是穿越者,但是他们丝毫不怀疑历史的正确性。

既然李世民明年就驾崩了,那选择什么时间进“长安”,可就意义不同了。

谢岩和冯宝私下里商量了好几次,都觉得要是在李世民活着的时候到“长安”,难保不被召见,可面对“千古大帝”时会不会露出什么马脚,谁也不敢打保票,保险起见,最后一致决定,还是等李世民驾崩后最好。

于是,他们的行军速度更慢了,从一天四十里,慢慢变成一天三十里,最后又变成二十里,这不能再慢了,再慢下来,就不如不走了。

冯宝问过王福来:“回京交旨有没有时间限制?”

王福来明确说;“这倒没有,不过,没有人愿意待在外面,都想尽快回长安。”

谢岩、冯宝才不管其他人的想法,只要没有时间限制,那就意味着,自己可以一路慢悠悠地走。

可是速度也确实太慢了,大雪都下过三四次了,他们一行,才刚过“榆关”。

“榆关”就是后世的“山海关”,距离“幽州”差不多还有七百多里。

别的人都好说,商人和禁兵却受不了了,他们来找谢岩问:“如此慢的行军,何时才能回‘长安’。”

谢岩知道,不能一直随意打发他们,必须得找点事出来,要不然这样下去,总会没理由的。

喜欢神都锦绣请大家收藏:(m.56shuku8.com)神都锦绣56书库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