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努力摆脱废柴的第n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2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二、适宜的栽培环境

正确的栽培场所或季节:在购买香草回来栽培之前,要先知道自己要在什么地方种植,家中是否有庭院?日照条件如何?土壤质地或是排水良好与否?要种在花盆中或可直接种在地上?这些都要了然于胸,再由这些条件去选择所要栽培的香草种类,就算不了解该种类的特性,也可请卖家帮忙选择或给一些建议。有些一、二年生的种类在开完花后会死亡,必须慎选合适的季节来种植。由于香草多原生於高纬度地区,在台湾气候条件下,冬季的冷凉气候对生长比较有利,这也是要先知道的地方。

迷你化盆花可供居家利用及观赏,最前排为迷迭香,第二排为两个不同品种的薰衣草,后排由左而右依序为百里香、香蜂草及柠檬罗勒。

不同种类的香草以盆器种植时要注意配合其生长特性,左边香蜂草适合浅而宽的盆器,右边迷迭香则适合较大的盆器。

三、细心且适当的照顾

香草是活的植物,因此栽培时必须时时加以照顾才能生长良好。照顾时,要先观察植物的状况,再采取适当的作法。如浇水时要等土壤稍干后再浇,以免根部窒息而死。一些叶片肥厚的种类也不要浇太多水,适度的干燥有助于植株发育,收获或修剪时,不要一次剪太多,以免刺激太大,新芽长不出来而死。在快速生长时期,施一定量的有机肥,浇水时肥分渗入根部吸收,有助于生长发育良好。只要随时注意它的生长状况,每个人都可试着在家种植,增加生活情趣。

四、不要使用农药

在虫害方面,香草即含有特殊的气味,这些气味对某些害虫而言,本身即有忌避作用,但还是有一些害虫会啃食叶片,如罗勒的某些品种会有夜盗虫,此时宁可费一点心力以手抓除,或用防虫网罩住隔离。病害的防治则以预防胜于治疗,方法是不要使用栽培过的旧土去种香草,因为内藏的病原菌会成为感染源。另外,在合适的环境或季节栽培香草,如此植株强壮自然可抵抗病害侵袭。记得新鲜香草使用时都是生食或短暂加热而已,含有农药成分对健康有不良影响。

种植技术

1播种

播种时间:香草多为草本植物,以春秋两季播种为主,不同的香草植物会有所不同。[1]

2水肥管理

香草植物在生长的前、中期对水分要求较多,盆栽3d左右要浇水1次。[1]

香草对肥料的要求倒是不高,在其生长迅速的春季(3月-5月),可按月浇灌1%的氮磷钾复合肥溶液,要注意过多的氮肥易造成徒长,肥料不足会使节间伸长叶片变小,品质与产量下降。[1]

3植株管理

对于草本植物,香草的植株管理以摘心为主,通过适时的摘心可以更好的促进分枝,增加枝叶量。一般在种子发芽后,真叶长出四五叶后,我们就要进行摘心。香草植物通过摘心伤害了枝条顶端,同时也唤醒了下方原来休眠的芽开始长出来,容易拥有比较多的分枝,长大后就比较茂密,株形比较好看,同时还可以通过摘心控制高度防止倒伏。但也要注意,过多的摘心会造成枝叶过于茂盛,让下方的叶子无法接受足够的阳光,反而会造成植株长得不好。[1]

4采收

采收香草的一般在晴天早上10点左右。这时太阳刚把叶子上的水份晒干,气温也不会太高,香草的香味这时最醇浓。可以平地面将地上部分割下或剪下地上部分34,剩约14高让它继续生长。好的香料,最好在开花前就采收。想要有比较长的采收期,应该控制生殖生长减少开花。每次采收后,还要及时补充N肥或有机肥,要让香草植株恢复生长。

采收起来的香草,你可以用将它冷冻起来,或是浸泡在橄榄油中,烹调时就可以直接用。最方便的是采用干燥的方法。在福建比较潮湿,倒是要特别注意如何保持干燥。一般采用倒挂的方式,放在阴凉的地方风干。等完全干燥后,用纸巾包起植株压碎后存在密封罐。[1]

如果是做为家庭盆栽观赏的香草植物,在观花采叶的同时,别忘记采收种子哦,这样你就可以一年播种2次-3次,实现简单的周年生产了[1]。

5病虫害防治

香草植物的收获对象多是茎叶或花的部分,而且都与饮食有关,最好不要使用任何农药,如果发现有病虫害时,就必须及早处理应对。实际上香草植物因为自身的特有香味,在日常养护中做好水肥管理与通风措施,病虫害就不易发生。比较常见的是蚜虫,蚜虫群生于新芽和叶片的背面,吸取叶汁,购买苗株时就应仔细确认,保持通风良好,可以用手摘离,家庭盆栽可以用烟草泡出的水进行防治。[1]

古代香草

我国应用香料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距今5000多年前的炎黄时期,芳草入药以疗疾,燃烧芳香树木和熏香以敬神和清洁空气。

“神农尝百草,华夏万里香”。相传神农(炎帝)“教民耕作,栽种桑麻,烧制陶器......为民治病,始尝百草”。其实百草中很多是香料植物。

“端午习俗,艾蒲苍香”为纪念屈原的端午节活动,更把芳香疗法推广成为全民文化活动,节日期间人们焚烧或熏燃艾、蒿、菖蒲等香料植物来驱疫避秽,杀灭越冬后的各种害虫以减少夏季的疾病,饮服各种香草熬煮的“草药汤”和“药酒”,以驱除体内积存的毒素。

公元前104年的《神农本草经》,加载的药物有365种,其中252种是香料植物或与香料有关,1997年收入国家药典的就有158种。到了明朝,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已有专辑《芳香篇》,系统地叙述各种香料的来源、加工和应用情况。自此很长一段时期中国香料的发展越来越集中于具有食物配料性质的品种上,“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植物香料加上厨师的手艺,产生出丰富多彩的香、滋、味俱佳的食品,于是就有了美食之说。

喜欢努力摆脱废柴的第n年请大家收藏:(m.56shuku8.com)努力摆脱废柴的第n年56书库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