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四合院里的老中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三章 脾虚百病生(上)(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小子不错,头炮响了。

脾虚百病生,今儿就照着脾虚走,不是脾虚的不用细看。

爷们,您还真是我柳家的小爷,上手的脉象就是脾虚。

对症的可是四君子汤,加味之后有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还有补中益气汤、八珍散等。

咱们可是义诊赠药,这一味人参可是最贵的药了。”

张连福两人一走,柳爷就喟叹起来,自己选的这位传承人,还真不是武大郎玩夜猫子。

上手就是脾虚之症,开方第一味药就是人参,洼里村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脾虚,也是大多数人会有的病症,以四君子汤为基础发散,还不知道要用多少人参呢?

如果上手的是发烧这样的太阳病,用桂枝汤增减加味,那就便宜多了。

“柳爷,要不让满奎老哥,用龙涎香去药材公司换点人参?”

起手就是最简单的脾虚,让李胜利这边也充满了信心。

中医内科,熟读经典不重要,有无名师也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入门。

按柳爷所说,以四君子汤为发散,只要自己能对上病症、脉象。

通过增减加味体会病脉变化,明确病症、脉象、药理之间的关系,入门的一脚就算踏出去了。

只要能入门,以后的路就好走了,不得其门而入,知道再多的典籍,有再多的名师耳提面命,也是没作用的。

现在的人参,也就是白菜价,李胜利估计,自己包里的三百多块,也能支撑一段。

但这三百多块,需要弄辆马车,与马车相比,龙涎香倒是可以出手一些。

“糊涂,那是宫内秘藏,要换也得换百年的老山参。

换残参、参须,平白糟蹋了至宝!

不急,先诊脉再开药。

小爷,急重症这次真的不能再收治了,脾虚重症,牵扯太多,不是咱俩能弄明白的。

开错了方子,一两剂药,看不出什么,等药死人的时候再看,就晚了。

你可别忘了,行医证上开的是骨伤一科,你开个大白片,出个百宝丹,到哪都无所谓。

你一个伤科的糙汉,下四君子汤害人,可是要摊官司的。”

绝了李胜利拿龙涎香换残参的想法,柳爷这边也在不断的叮嘱。

简单的脾虚,或是脾虚杂症,上了四君子汤还不至于害人。

但脾虚导致的急重症不同,这是要分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纲辨证的。

这不是找病根的问题,而是要区分哪种病症更致命。

不分病症,遇上脾虚就是一剂四君子汤下去,结果很可能是闭门留寇。

一旦关门打狗不成,打出了豺狼虎豹,急重症之下,补益剂很可能变成断肠散,致人死命。

这样的药理,柳爷一个半吊子都懂,一旦复盘医案的是差不多的医生,李胜利这个柳家的传承人,只怕要先吃牢饭了。

“柳爷,要不我再查查医书?”

经柳爷这么一说,李胜利心里也有些打突。

良药可不一定都能治病,不对症的良药堪比毒药,这样的道理他是懂的。

“这都要接敌了,你还有心思磨刀?

我说你听着,辨症脾虚之后。

四君子汤的加味,看舌象就能大致的判断。

舌质淡舌苔薄白、舌中凹陷就用四君子汤。

舌苔厚腻而白,就用六君子汤。

舌苔带了齿痕,就用香砂六君子汤。

这些都算是脾虚轻症,最多也就白痰、便血。

补中益气汤跟八珍散大同小异,我看还是以四君子汤的增减加味为主。

这样更便于你辨脉识理,至于不符合病症的,无非脾虚不致命,让他们等你精进再说吧……”

听了柳爷讲解的脾虚舌象,李胜利对照了一下自己学的东西,大致有了眉目,心里才安稳了一些。

按照柳爷所说,他能知道这些,开方用药水到渠成,怎么就混成了一个半吊子呢?

“柳爷,您这辨症、药理还是不错的……”

听李胜利说个开头,柳爷就知道了结尾,不等他说完,柳爷这边就接上了话。

“简单的我也行,但诊脉我真是不成,脉象歌诀烂熟于胸。

可一到了诊脉的时节,往往驴唇不对马嘴,辨脉是基,基本的辨脉错了,开出的方子就是毒药。

就这情形,你敢胡乱开方抓药?”

说出几乎困扰自己一生的问题,柳爷有些落寞。

若不是生在柳家,他或许也能去坐堂诊病,但他是柳家唯一的子嗣,辨脉一关不过,是不可能被放出去的。

还是那句话,柳家传承的脸面,大过柳家祖宗的颜面。

柳家传承宁可断了,也不能由庸医执掌,一个庸医毁掉一个传承,太简单了。

柳爷的遭遇,让李胜利无奈苦笑,他这就是第一脚没踏好,直接踩在了门楼上。

没掉下来摔死,已经是万幸了,这位敢大张旗鼓的游医半生,还没被人打死,只能归功于柳家的祖荫了。

喜欢四合院里的老中医请大家收藏:(m.56shuku8.com)四合院里的老中医56书库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