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蜀山异闻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0章:洞中奇幻仙境(一)(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再瞧这面的,多么像双龙戏珠,双狮抢宝,好活泼、好动感呀,哎呀?同志们,这里还有的更加灰谐风趣的哩……”孟初寒惊奇而大胆地比喻说。

大伙儿看此处洞体为多层楼式结构,有上下有九层,一层为地下暗河的流水及充水洞层,二至九层为景观层,洞体坚固,层次分明。

洞内空气新鲜,环境优良,洞体内多层多支分布,有十二个高大的洞厅和三十六个小洞厅组成,还有形态各异的大小洞吧六十三个。

每层景观各不相同,分别布有粗状高大的石笋、洁白无瑕的石柱、石毛、石花等饰物,还有典型的石旗、石带,仿佛银旗漫卷、珠闪光壁。

有的洞内还擎天巨柱、仿佛后宫仙帐,真是花样繁多又活灵活现,十分迷人,无不令人赞叹叫绝。

从大石厅整个顶部来看,有天然雕锲的石莲花穹顶,宛如大内皇宫御座上空的藻井,石莲花穹顶边沿有冰凌状的钟乳石丝丝相连,通体晶莹如雪,玲珑剔透。

那无数晶莹的钟乳石从洞顶倒挂下来,钟乳石的形状有圆形、十字形、涡形、瀑布形、螺旋形等,极为状观,有的像冰雕玉琢的花朵,有的像银白的胡子,又细又长垂直飘下。

专家陆芳洲告诉大家:“凝结在洞顶逐渐往下涨的叫钟乳石,在洞底凝结,逐渐往上涨的叫石笋,两者连接在后就是石柱了,它们都不停地生长着,不过涨得很慢,据研究,根据不同的条件,每100年才长一、二十厘米。

石钟乳的同心状成层结构,有时呈现出一层晶体透明而洁白,一层晶体呈浅黄色或比较浑浊,这些反映了季节降水量不同和混杂不溶解物质(R203和泥质)数量不等。”

“那石笋是很奇怪的,真的会自己不断长高?为什么呢?”特战队员问。

“因为岩体石头为石灰岩,化学成分是碳酸钙(CaCo3),当水沿岩石裂缝流过时,不断溶解微量的碳酸钙,主含碳酸根与钙离子的水溶液沿洞顶的裂缝往下滴流时,因二氧化碳溢出,它会在洞顶上凝结或滴落下来沉淀凝固,还原成太酸钙。”

“哦,原来如此!”

穹顶中央就是笔力挺拔的鹅管,鹅管直径多在180—200厘米之间,个别鹅管有3米以上,鹅管上在穹顶上,下在水池中,是沿水池的四周矗立拱卫的洁白无瑕圆形镇水神针,如此众多的鹅管拱卫一个面积巨大的水池,共同组成了一副气势恢宏的天然画卷,宛如西方上流社会的歌剧院或宴舞厅或皇家浴堂。

穹顶与鹅管上下映照,浑然一体,在水中形成了一座如梦如幻、五光十色的“神奇宫殿”,厅中的这个巨大圆型沉水池,暗河从中穿过,水池直径至少有380至420米那么大,池深尚不知道。

人们找来一根100米攀岩绳索,绑上石块投入池中,绳子放完了也没探到底,莫非这就是传说中蜀龙山的地下龙宫?但这一泓清水,水面开阔,平滑如镜,黑幽幽,深淼淼的,实在有些让人可怕。

“这些中空的鹅管,是石钟乳发育过程中最初的形态,属于重力水沉积,它看上去像一段段中空透明的玻璃管,它自洞顶向下生长,上下大小基本一致,而它周边枝杈横向生长,仿佛不受重力控制的沉积物,名叫卷曲石,是毛细水沉积的结果,被称之为‘定水神针’。”天文地理专家孟初寒解释道。

而专家陈紫陌也说:“明代徐霞客就曾对它进行过这样的描述:俱长六七寸,中空如管,外白如晶,天成白玉搔头也。”

大家放眼望去,被称之为“定水神针”的鹅管,株高起码超过100米,比30层楼房还要高,身形却如此苗条,最细之处只有180厘米。

尤其不可思议的那株直径超3米的大石笋,简直就像颗银杏树,下粗上细,分了许多节,每节都生有叶片状的碳酸钙沉积物,大的叶片长约540厘米,我们常见的梧桐树叶也只有它的一半大小。

喜欢蜀山异闻录请大家收藏:(m.56shuku8.com)蜀山异闻录56书库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