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相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4章 意外频发(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嗯?难道谭卫东这位二姨妈家,在调景岭很有势力?谭家忌讳她家?

“这个老妪是什么人?”卢灿在一旁,感觉有些奇怪,轻声问温阿四。

温阿四面色有些发白,“阿灿,咱们没惹她吧?”

眉头一皱,卢灿问道,“她家很牛?”

原本还想让温阿四帮自己统计物品,现在不行了。

他在温阿四耳边轻轻说了几句话,温阿四面色有些沉重,点点头,快速走出谭家小楼。

…………

卢灿带着潘云耕,从前院开始统计,郑光荣的司机乔曲明拿着合同去了后院。

谭家小楼一时间安静下来。

谭家的二层楼小院子格局类似于H形,前院两侧同样有左右厢房,左侧是大型洗浴间和卫生间,右侧是两间并列的客房。

无论是院子的格局,房间的布局,还是家庭用具,都有着很强的军营味——格局规整、用品蛮实、注重质量不花哨。

卢灿先去客房中走了一趟,很好,和一年前自己看过的没区别。

每个房间都是标配,一张床、一张写字台、一张高背椅、一方挂衣柜,两只单人沙发配矮几一张。

床紧靠北墙,配有罗纱蚊帐,掀开床单,床板呈深紫色。这是鸡翅木的硬木板床,两头有挡板,俗称高低床,做工憨而壮。卢灿估计,睡个五六百斤的大胖子估计都不会有晃动。

写字台临近床头,紧靠窗台,上面放置一只蒜头瓶,应该是被当作花瓶。卢灿抽出枯萎的桃枝,托起瓶身,晃了晃,嚯,竟然还有半瓶水,散发着淡淡的腐臭味。

卢灿赶紧将瓶中的臭水倒干净,直接就扯下床单,将蒜头瓶重新搽干净。

这是一件珐琅彩绘莲纹蒜头瓶,看看底款,“嘉阴堂制”,与案几上的那对葫芦瓶,应该来自同一地方。

卢灿很怀疑,当初救国团不仅仅抢了光明木材市场,估计也将天光墟附近的古董铺子一并清扫了。要知道,解放区,光明木材市场与天光墟古董一条街,相隔不到五百米。

谭卫东家中的这些古董,都是出自被抢的古董店。

他们家为什么一点不爱惜这些古董呢?难道没请人鉴定过?

卢灿估计他们肯定请人鉴定过,正是有了鉴定结果,所以才这般随意。

他们的鉴定时间一定比较早,极有可能是一到香江,谭玉明便找古董铺子的鉴定师鉴定。

要知道,在解放初期,清三代非精品瓷器都很便宜,更别说嘉庆朝瓷器了。他们一定是被鉴定师的“不值钱”和“轻蔑”给打击了。

呵呵,这个便宜,被自己占了。

当时的嘉庆瓷器不值钱,可三十年后,情形已经有所改变——嘉庆朝官窑精品的价格,虽然赶不上清三代瓷器,但也很可观。像手中这枚品相完好的嘉庆官窑蒜头瓶,典当铺收货也要三万到四万港币,如果是业内人士转手,卖个八万港币,没问题。

卢灿边鉴定,同时小声说着物件的鉴定结果,潘云耕随在他身后,负责登记。

看完两个客房,卢灿准备去对面的大浴室和洗手间去看看——去年他可是对洗手间的香楠木门嗔目结舌良久的。

穿过庭院时,他向山下瞥了瞥。上山的石径上,有三个人,正在向这边过来。

领头的那人,认识!谭卫东的父亲谭玉明,这老头子怎么回来了?

稍稍近一点,卢灿看清楚他身后的两人,不由得眉头紧蹙。

那两人,他也见过——摩罗下街红木轩的老板蒲慧安,还有红木轩的大掌柜钟志文。

纳徳轩和红木轩自然没有关系,但源森居和他们有关系啊!听名字就知道,他们也是经营木器的,两家算是竞争对手呢。

谭玉明带着他们来干嘛?

肯定是来看货的!

卢灿揉揉眉心,今天还真是意外频发呢!

他的第一反应并非告诉郑光荣,而是拉着潘云根,两人分头,将客房、客厅、餐厅以及楼上几个房间中,所有看得见的瓷器,全部藏到床下、衣橱等不容易发现的地方。

至于那套花神杯,被卢灿匆匆装进蛇皮袋,塞进照壁后面的壁橱中。

蒲慧安和钟志文,两人可不仅仅是木器活高手,同样也是古玩行老手。

喜欢相宝请大家收藏:(m.56shuku8.com)相宝56书库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