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大明皇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7章 旧儒生螳臂挡车(3/4)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此事当真?”顾璘真的被吓到了,满脸都是错愕,少顷又愤愤说道,“欺人太甚呐!齐王一手遮天,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朝廷衮衮诸公都要坐视不理吗,这样下去,程朱理学哪里还会有希望?”

顾清眼见顾璘瘦削的脸上泛着青色,知道这人是个犟性子,加之过去在太学长期清供教席,难免沾上酸腐的清流之气。想想来之前李东阳的嘱咐,他决心杀杀这位“才子”的傲气,便不留情面地说:“孟静兄,你在这里光说气话有什么用?如果阁下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大可以提出辞呈试试,你看看齐王会不会批准!?”

“士廉兄,你!我……”顾璘张口结舌,怒目瞪着顾清,脸胀得快要滴出血来。

顾清毫不示弱,他眼睛一扫众人。众人像触了电一样低下头去,不敢与之相对。在座的人忽然觉得心里面空落落的,现实很残酷,他们根本无力抗衡。不管他们再怎么讨厌新学,也不愿意因此放弃仕途,挂冠而去。真正拿得起放得下的人还是少数。

顾清似乎还嫌打击得不够,言语变得更加咄咄逼人:“齐王说,朝堂上的百官明明知道新学确有其长处,却不知进取,不愿意敞开胸怀去接受。反而墨守成规,抱着那几本程朱理学不撒手。你们享受着新学中的科学创造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平日坐马车,点油灯,样样不甘人后,拿着朝廷的高薪觉得理所当然。让大家接纳新儒学,仿佛就要了你们的命。

这样的读书人认不清形势,一点担当都没有,大明宁愿不用这样的腐儒。齐王说:他不会去唤醒一个装睡的人,如果他愿意这样,那就让他睡下去吧。”

听到这番话,众人默然,也有人若有所思。此刻面对满桌子的美味佳肴,吃起来味同嚼蜡。当初科举改革方案一出,可以称得上是舆情汹汹,甚至还有御史言官带着太学生去堵齐王府的门,一副不达到目的誓不罢休的模样。

经过一段时间的冷处理,越来越多的人冷静了下来,也开始改变了想法。想想也是,程朱理学也好,新学也好,终究还是儒家思想嘛,非得弄得两败俱伤吗?大不了让自己的下一代去学新学,终究还是读书人的事。

就在这种背景下,第二天齐王的公告一出,不出所料,所有人立马偃旗息鼓。对于反对者,朱厚炜一不罚廷杖,二不恶语相向,他根本不怕百官辞职要挟,反倒是专门派出几名官员在午门外摆了一张桌子收辞呈。

最后,一张辞呈都没有收到。齐王摆明了态度,爱做做,不做滚!如此强硬,搞得这帮读书人根本没了脾气,只好认怂。这场风波就这样消弭于无形,仿佛从来没有发生过,唯一的影响是全国各地新儒学的教材都卖得断了货,印刷厂不得不又加印了一批。

这一切变化早在朱厚炜的意料之中,明朝的读书人思想比大清还是要开放一些的,只要压力到了,他们自然会妥协。这是南宋以后儒生的通病,只愿意服从于强权,真有些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臭毛病。

……

时间飞快,一晃就到了正德三年十一月初三,天津至北京铁路即将完工,现在只剩下了最后的验收工作。铁路建设总公司的总工程师田单今天特别的兴奋,他带着一批年轻的技术员沿线检查验收,再过一段日子,这条铁路将正式投入使用。

远远从西边的铁道上,有几台人力驱动的检道车向这边驶来,每辆车上有两个人轮流压着压杆,在他们的驱动下,这种小车飞驰一路向东,速度还蛮快的。坐在车上,田单看着这条登莱以外的大明第一条铁路,想一想建造的过程,心中真是百感交集。

当初他在登莱修第一条铁路时都没有如此的艰难,那时候是缺乏技术和经验,而这里最大的阻力却是沿途的那些士绅和乡民。这里的人非常愚昧和守旧,尤其是那些士绅,他们把修建铁路、应用蒸汽机车视为“奇技淫巧”,大肆鼓吹修铁路会“失我大明江山险阻,害我田庐,妨碍我风水。”

就是在这些人的煽动下,沿途掀起了反铁路的动乱,一度影响到工程的进度。刚开始是天天有人来阻工,后来就是破坏路基,最后发展到有人晚上偷偷派人过来纵火,妄图烧掉枕木。

面对那些被士绅鼓动起来的乡夫愚妇的胡搅蛮缠和阻工闹事,多次警告无效后,齐王果断出手,派出锦衣卫和护路警察前往镇压,将领头闹事的人全部流放海外,谁来求情都没用。连续处理了沿途叫嚣得最凶的士绅后,立刻起到了杀鸡儆猴的效果,再也没人敢挑头闹事。

事实一再证明,这位王爷平时很好说话,但是原则问题从来就不会妥协。不管是改革科举,还是修建铁路,总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从此以后,没有谁还敢去触他的霉头。

田单胡思乱想间,突然听到远处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回头看去,后方远远的来了一群骑手,虽然看不清相貌,单看他们身上的服饰那深蓝色的颜色,就知道来的是铁路公司的员工,很快,这群人已经追了上来。为首的一人竟然还是他的儿子田伯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皇弟请大家收藏:(m.56shuku8.com)大明皇弟56书库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