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大明皇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1章 吹尽狂沙始到金(2/5)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真是个废物,救醒他!”正德皇帝吩咐护卫统领的江彬。

“是,皇上。”

江彬答应一声,带着几个人把唐寅抬到隔壁施救。与此同时,王阳明心里面忐忑不安的问正德皇帝:“皇上,唐伯虎人虽然轻浮,但从未作恶,您就……”

“呵呵。”正德皇帝抬手止住了王阳明下面的话,微笑着说:“阳明先生,莫非以为朕要处治他?你想多了,这是个可怜的人,也是个有才的人。朕不会处罚他。”

“那皇上,您这是……”王阳明小心地问道。

“朕打算用他。“正德皇帝回答有些出人意料。他耸耸肩说道,”唐寅这人还是有点才的,书画当世一绝,不能够浪费了。朕今日的当头棒喝,希望能让他清醒一点。齐王说,任何一个民族想要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文化很重要。

朕打算让他出任国学的教授,教教书法和绘画吧。这些年的磨练应该会让他珍惜这次机会,希望他能好自为之。哎,朕其实更同情他的父亲,担心他死不瞑目。让唐寅进入仕途,也算是朕帮他父亲唐广德完成心愿吧,父爱如山啊!朕能做的也只能这么多了!”

“皇上仁慈!圣明无过于皇上。”王阳明眼圈有些发红,这次是发自于内心的称道。

已经醒来的唐伯虎早已经泪如雨下,他死死地捂住嘴巴,不让自己哭出声来,皇帝的宽容,让他无地自容。他现在真是悲喜交加,有了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江彬等几名护卫也艳羡地看向他,被皇帝看中,这人将来前途无量啊。

正所谓是: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王阳明百感交集的样子,让正德皇帝微微一笑,自嘲的说道:“呵呵,阳明先生,你说朕圣明,也不知道是不是心里话。圣明不圣明朕不知道,将来朕下江南这段历史会不会留下千古骂名也很难说。不过嘛,朕不在乎。出来太久了,朕有些想家了!”

“绝对不会。臣以为,皇上棒喝浪子回头这段历史,一定会成为千古美谈!”王阳明真诚的说道。

“呵呵,你倒是很会说话,让朕心里很开心。不过说实话,朕的确只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举手之劳罢了。”

正德为自己的手笔,心中也有些得意。他走到廊道上,凭窗眺望,外面湖光山色,春风拂面令人陶醉。他贪婪的看着外面的景色,想把这一切美好的景色都印在脑海里。巡游的日子虽然轻松惬意,但总归是要做些正事了!正德皇帝还是很想做个有为之君,他并不想将来被人骂做昏君。

正所谓: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此处江山如画,美人如玉。唯有这长江之水天际流,才知道这思念总比西湖瘦。这扬州西湖折不断的柳,这梦里江南喝不完的酒,这传说中的吹箫玉人只有这扬州城的桥上走……

这柳,这酒,还有这桥上走着的吹箫玉人,叫人流连忘返,来到这扬州就不愿再走。

……

正德皇帝决定要回北京了,不过又实在不舍得错过这里的美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决定还在扬州停留三天,就三天!嗯,下不为例。私下里,正德皇帝就是这样说服自己的。

还是那句老话: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天大地大,终究还是玩心太大。

短短的一个时辰的时间,唐伯虎从地狱到天堂,仿佛做了一场噩梦。他无法用语言形容此刻的心情,只有珍惜两个字回荡在他心里。跟在正德皇帝和刘娘娘姐妹后面游西湖,和王阳明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

前面是长堤春柳的美景,唐寅上了桥头,住了步怅然回顾,清癯的脸泛上一丝苦笑。仿佛从幽僻山谷乍回这烟花世界烦恼人间,真有恍如隔世之感。唐寅口中喃喃说道:“白杨绿草,风雨忧愁,这一别,回来时不知何年何月……”

“哟!这不是唐解元么?”还没有等他感慨完,突然有人说道,“唐先生,泰州一别,这些年您在哪儿?又怎么又回到这里呢?”

唐寅回头看时,这人三十岁的样子,皮肤黝黑,身体强健,脸上轮廓分明,留着墨黑两绺八字髭须,头上一顶统帽,结着红绒顶儿,靛青夹袍外套着件套扣背心,腰间系着滚边绣花玄带,精精干干一身打扮。

打量半晌,唐寅才猛地想起来这是泰州的盐丁张银,曾经出手帮助过他的恩公。唐伯虎抢上几步握住张银的手惊喜道:“张银兄弟,真的是你吗?十年了吧,你这个不起眼的小盐丁,如今你出落得这样阔,都不敢认了!”

张银嘻嘻一笑,说道:“士别三日便当刮目相看,何况十多年!说起这里头的周折,真是一言难尽,不怕唐解元你笑话,如果不是你临别时赠的那副画,呵呵,小人恐怕也没有今天。”

前面有一个茶棚,正德皇帝有些累了,便停下来这里面休息。他乡遇故知,又是帮助过自己的恩公,唐寅很兴奋,他拉着张银引见给正德皇帝和王阳明,他介绍说正德是位贵公子,自己正在当他的幕僚。张银见正德皇帝和王阳明一帮人个个都气度不凡,赶紧恭恭敬敬的上前施礼。

“小人四海商社江浙经理张银,见过朱公子,王先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皇弟请大家收藏:(m.56shuku8.com)大明皇弟56书库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