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大明仙道传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章 庐山建御碑(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御碑亭正面镌刻两幅对联:

四壁云山九江棹

一亭烟雨万壑松

说的是庐山景色;

故从此处寻踪迹

更有何人告太平

是怀念仙人周颠的。

还有一首御制《赠四仙诗》:

匡庐之颠有深谷,

金仙弟子岩为屋。

炼丹利济几何年,

朝耕白云暮种竹。

这四仙是周颠,天眼尊者,徐道人,赤脚大仙。

庐山竹影几千秋,

云锁高峰水自流。

万里长江飘玉带,

一轮明月滚金球。

路遥西北三千界,

势压东南百万州。

美景一时观不尽,

天缘有份再来游。

朱元璋写的这首《庐山诗》,立意高远,词句优美,又很大气,又有气魄。按老朱肚子里那几点墨水,估计是身边大臣所润色。

为运此硕大的御碑上山,硬是修了一条叫做九十九道盘的登山御道,也就是现在的阳明古道,征召整个庐山山麓的壮年男丁,石工号子声响彻山谷,他们轮流驮运这块从南京紫霞山(今紫金山)运抵的重达数吨的御碑。

驮运的队伍如蝼蚁般艰难行进在新建成的九十九道盘登山御道上,最后将这块代表皇家最高威仪的纪念碑立在庐山之巅。整个工程从修路开始,到御碑被运上锦绣峰,历时近两年。

朱元璋对御碑的立碑仪式格外重视,特意派遣普庄、绍宗两位高僧大德前往庐山主持立碑仪式。

此外,朱元璋还正式加封庐山为“庐岳”,并令九江、南康两府每年春秋合祀庐山天池寺,受朝廷礼遇之高前所未有。

天下太平,仙道归隐,周颠也渺无踪迹。

周颠后来出山了吗?且看下回分解。

喜欢大明仙道传奇请大家收藏:(m.56shuku8.com)大明仙道传奇56书库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