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大明皇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章 鹰腾圣心颇虚伫(4/5)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这是蒙古传说中如神话一样美丽善战的女英雄,后世依然是蒙古传说里受人敬仰的人物,她美丽、机智、善战,而且还是绝对的旺夫命。她的上一个丈夫,就是前任蒙古可汗满都鲁。

而现在,她成了巴图孟克的妻子,还带来了一份丰厚的陪嫁,满都鲁最精锐的部族和军队。这是巴图孟克唯一能够指挥的力量。

在以后的相处过程里,美丽睿智的满都海用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着巴图孟克,帮助他勇敢、坚强地面对他的位置和环境,摆脱一个受众权臣操纵的傀儡可汗的命运,帮助他改变这一切。

而正是在满都海的帮助下,巴图孟克一天天学会怎样成为一个成功的可汗,学会抓住权力、收拢权力,扩大实力,摆脱挟持他的权臣,他的地盘也在一天天地扩大。他的梦想很简单很远大:我,要做至高无上的可汗。

渐渐地,以满都鲁带过来的“陪嫁”——精锐土默特部骑兵为资本,巴图孟克软硬兼施,一方面将挟持他的权臣们一一清除,其属地和人口也都纳入囊中;另一方面,他数次发动对瓦剌的战争,将这个曾经压制了鞑靼数十年的部族驱赶得远远的。

在扫除这一切障碍的同时,他的眼睛重又盯上了一个目标——大明。首先盯上的当然就是河套草原。明成化十六年,他率军重新进入河套,并肆意骚扰明朝边陲,大明边关狼烟四起。

然而他不知道,他这样做的后果不只是一场败仗,更让他失去了帮助他走到今天的妻子。

因为这时候负责明朝北部防务的,是三边总制兼兵部尚书王越,这是彼时明朝最优秀的将领。

多年前,孛来和满都鲁都相继败在他的手中,这次换了巴图孟克,能行吗?

巴图孟克却并没有在意,对鞑靼的各部落、对瓦剌,他打赢了太多的胜仗,王越,一个汉人,他能行?在巴图孟克的心头,印象最深的,就是他所遇到的、听过的明军孱弱的战斗力。

巴图孟克放心大胆地以河套为基地四处侵扰,从山西大同到甘肃酒泉,大明的边关战火连连,蒙古骑兵来无影去无踪的战法,让死守长城防线的明军难以适应。我有骑兵,主动权在我手里,想打哪里就打哪里,王越,你能有什么办法?

王越确实有办法。

不用想打哪里就打哪里,打你一个地方就够了——威宁海子(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黄旗海)。这是当时蒙古可汗的老巢,留守老巢的,是尽心辅佐巴图孟克的满都海。

成化十六年,王越与太监汪直(汪直在这件事上还是有功劳的)率领两万余精兵,冒着茫茫大雪深入威宁海子,在巴图孟克猝不及防的情况下发动猛烈进攻,蒙古人大溃,而年仅七岁的巴图孟克也惊慌失措。

危急时刻,满都海镇定地体现出一个女英雄的风采,她冷静地安排大家投入战斗,又命令精锐骑兵护送惊惶的巴图孟克快快撤离。当巴图孟克用期待的眼睛看着她时,她微微一笑,拿起了战刀,跨上战马,向喊杀震天的明军冲去。

她是用行动告诉巴图孟克:快走,不要管我。

一番激烈的战斗,蒙古军崩溃,巴图孟克在少量亲兵的护卫下逃离。他的妻子,在他成为可汗后最为亲爱的人满都海力战而死。逃跑的路上,回望烈烈的战火,听着那震天的喊杀,七岁的巴图孟克明白,从今以后他只能靠自己了。

擦干眼泪的巴图孟克重新开始了,成化十九年(1483年)击败“太师”亦思马因,成化二十二年彻底将亦思马因的部族收入麾下,弘治八年(1495年)击败亦思马因的继承人布刺因。

在经过了数年的心机权谋的较量,无数次殊死的拼杀以后,巴图孟克终于坐稳了可汗位,不再受挟持操控,是鞑靼部乃至蒙古草原最高领袖的可汗。

而为了方便统治,他还干了一件了不起的事:将掌握的部落合并起来,再按照左翼、右翼、中翼重新划分。而这个制度在当时关注不多,后世却影响深远,清代的盟旗制度正是从此演变而来。

而他的眼睛也再次盯上了南方广袤的土地——大明。

再进河套,此时王越已经被贬官了,大明边陲已经没有他的对手了。从成化朝二十年开始至朱祐樘登基,有历史记录的鞑靼部对北方边陲的侵扰,大大小小多达数十次之多。

这位达延汗比朱祐樘还小三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在他的领导下,鞑靼人就像一片乌云,笼罩在大明北部边陲的上空。这不再是像天顺朝和成化朝那样势力分散的蒙古部落,而是一个渐渐走向统一的、形成战斗合力的部落联盟。

他们还有一个在元亡后蒙古最有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的可汗,这是一个比之前的也先、满都鲁都要强大许多的对手。

他来了,他就像暴风雪一样来得更加猛烈,他要重现大元雄风。弘治十七年八月,趁着秋高马肥,达延汗兵犯山西大同,屠杀和掳掠边民万余人。

这些年来,达延汗数次率军入侵,其入侵范围,东到宣府、大同、蓟州,西至酒泉、瓜州、嘉峪关,漫长的大明边境线处处设防,却处处烽火连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皇弟请大家收藏:(m.56shuku8.com)大明皇弟56书库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