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大明皇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章 波急浪高风更起(5/5)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十五至十六世纪,中国东南沿海商民同吕宋的交往相当频繁,开始有华侨留居吕宋。此时是弘治二十一年(1508年),西班牙人还要到六十三年后才会入侵吕宋。

吕宋岛目前也没有统一的政权,很多地方还处在部落自治的状态。只在岛的西北部有个大一点的他加禄人部落罗阇王国,还可以勉强称为国家。不过这个所谓的罗阇王国,据说也是本地华侨帮助建立起来的。

吕宋沿海地区分布着许多华侨自发形成的居住点,尤其以后世的马尼拉海湾这个地方特别多。这里正是罗阇国的都城所在地,一个篱笆墙围起来的城市,说它是城市,实在有些抬举它。螺丝壳里做道场,在朱厚炜的眼里,只能算个大一点的村寨。

舰队很顺利的进入马尼拉湾,里面有很多的独木舟正在捕鱼,看到这只庞大的舰队突然出现,顿时纷纷作鸟兽散。后世的马尼拉就位于吕宋岛西部,马尼拉湾东岸、帕西河的入海口附近。

“起点”号和“破浪”号吃水较浅,他们徐徐进入帕西河,这条河是水量丰沛的大河。舰队离海岸距离拉近后,朱厚炜可以清晰地看见岸边停泊的独木舟,岸上散布着一些简陋的木屋。

舰队在马尼拉海湾选择合适的登陆点锚定之后,各艘战舰都派出了武装人员登陆。正在这时,岸上出现了三十多个拿着简陋武器的土著战士,他们举着盾牌和短矛在那里大喊大叫。舰队这边有二百武装到牙齿的士兵,正在登陆,双方战力完全不成比例。

不过先头登陆的士兵遵守了舰队的规定,没有开枪,还在长艇上的时候就挥舞丝绸和精美的瓷器。大声打着招呼,向土著士兵表达了善意。土著士兵陆续放下了武器,陆战队员还微笑着向他们赠送了一些小礼物——玻璃球。

语言完全不通,即使这些土著中有人懂得说潮汕或闽南话,还是无法交流。因为舰上的官兵全都来自大明的北方,根本听不懂南方土语,谁没事学这呀?

最后还是朱厚炜亲自上岸与对方交流,朱厚炜的潮汕话也是半吊子,比划了半天,这些土著总算听明白了郑和航队这个名字,顿时引起了这些土著人一阵骚动,嘀嘀咕咕商量一阵后。那个首领随后带着他的部下回去报信,顿时沙滩上,这些土著走的干干净净。

这些人的举动实在有些奇怪,不过大家也没太在意。找了一个合适的位置,陆战队在岸上开始新建一个临时营地。各舰留下值班人员,包括病号在内的其他人全部转移到了岸上。经过长时间的海上颠簸,有些人刚踏上平稳的大地,会有一种眩晕的感觉。适应一段时间就好了。

朱厚炜刚才注意到土著的武器主要是藤牌和铁制枪头的标枪,没有铠甲,脸上涂着一些鲜艳的色彩,脖子上挂着贝壳制成的项链,妥妥的原始风。可以看出,这些部落已经进入了铁器时代,不过还很落后。怪不得六十年后,几百个西班牙人把他们打得屁滚尿流。

还有一个不正常的现象,进入海湾时,朱厚炜明明在望远镜里看到这附近有几个村庄明显是华人的居住地,那些房屋的款式明明是大名才有的类型。

很明显,那些华人已经看到了这支船队,桅杆上面高高飘扬的大明旗帜已经表明了他们的身份。奇怪的是,到现在为止也没有看见一个华人出现在这里,没有人主动与他们联络,这有些不太正常。

朱厚炜百思不得其解,他心道:既然你们不来,那我就派人去找你们。立刻召来陆战队指挥使戚宁,让他带着部分陆战队员和那些村庄联系,临走之前,朱厚炜再三嘱咐,让戚宁一定要注意安全,保持戒备。

这些敢于出海的人,往往是在大明活不下去的失地农民,对朝廷官员不太信任。还有一些就是南方海商私自出海,海船上所携带的亡命之徒。说白了,在这个时代,海上就是个无法无天的世界。这个时代的海商还有一份兼职工作,那就是当海盗这份有前途的职业。

还没等到出去找人的戚宁带着人回来,找麻烦的就来了。帕西河上游浩浩荡荡的出现了一支主要有独木舟组成的庞大船队,中间夹杂着七八条大型的嗽叭唬船,排水量大概两百吨左右。这种船型是典型的东南亚桨帆船,在东南亚各国是主要的水师战船之一。

对方来势汹汹,出了河口后,立马四下散开,呈弧形朝海湾中的舰队围了过来。对方来者不善,朱厚炜立刻命令舰队起锚升帆,各岗位各就各位。火炮立刻掀开炮衣,随时准备作战。对方敌我不明,别特么的在阴沟里栽了跟头。

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已经不到两海里了。见到对方没有停止前进的意思,朱厚炜有些愤怒,尼玛,真还遇到打劫的了!真特么的瞎了狗眼。

他立马大声命令各舰用火炮发出警告,很快这条命令随着其与传到了各船,各炮位开始装填炮弹,不一会儿,各炮位纷纷举起绿色的旗帜,表示已经就位。

朱厚炜再次命令:“狗日的!目标前方一百米,主炮齐射一轮!”

传令兵一字不差的传达:“狗日的!目标前方一百米,主炮一轮齐射!”

“预备。放!”

(未完待续)

喜欢大明皇弟请大家收藏:(m.56shuku8.com)大明皇弟56书库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